防疫无小事,中暑需谨慎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天凉好个秋”,虽然现在已经立秋,但胖科觉得这气温好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太阳该晒还是晒,汗该流还是流。特别是最近疫情再次“冒头”,可苦了在高温天气下坚持为大家做核酸的医护人员,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中暑”可就说来就来。

到底什么是中暑,如何预防中暑,中暑之后该怎么办,胖科今天就为大家送上“中暑三步走”,保证大家看完之后明明白白~

高温天气,可别小看了中暑这件事!

中暑,是一种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自身产热增加,机体散热障碍,导致机体温度调节系统紊乱,多个脏器尤其是神经系统严重损伤。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类的总称。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常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大量出汗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都属于一般的急症,只会对为患者带来不适,发现后及时干预,较短时间后恢复。

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任由中暑现象愈演愈烈,则可能从轻症的中暑演化为重症中暑。

提到“中暑”,有一个名词绝对不会被忘记,那就是——热射病。

令人“闻风丧胆”的热射病

到底为何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的急性病症,常表现为患者体温持续升高,意识模糊,热射病属于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在炎热的夏日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且死亡率高达60%-70%,尤其在50岁以上人群中死亡率高达80%。

不仅如此,此病还有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患者的脏器可能会衰竭,脑细胞可能受到损伤。

新闻中就报导了一男子在被子里捂汗结果出现意识障碍,体温飙升至40.3℃,经确诊是热射病。69岁老人棉衣养生结果出现重度中暑,经诊断是老年性热射病,养生差点丧命。

既然中暑如此危险,“避暑”当然会被提上日程。如果不巧你是“容易中招”人群,那么你一定要好好看看下面的预防小技巧。

胖科小提示

1.及时补水,勿让身体“口渴难耐”,而且要注意“少量多次”切忌“暴龙吸水”。

2.躲避烈日,尽量选择一早一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出去找朋友们小叙一局。

3.做好防护,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风油精,藿香正气水,随时随地带在身上。

4.充足睡眠,修身养性,谨防“情绪中暑”。

一旦不小心中暑了怎么办?

首先弄清中暑原因,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环境中,通风散热,并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饮用一些解暑汤或者盐水。

如果患者意识略有模糊,轻微昏迷,一定要用各种手段“促醒”,可用针刺或手掐其人中、百会穴,使其恢复知觉。

如果情况严重,患者出现意识严重模糊,体温持续高位不下,去医院!中暑无小事,医院的过程中也不可以松懈,要继续为患者进行散热抢救,并做好防护。

面对高温加持,各位防疫工作者更要加强预防,在战胜疫情的过程中将中暑扼杀在摇篮里!

创作团队:中国科技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专家:中华医学会研究员唐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11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