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这样喝水,越喝越严重中暑的这些处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25/5212097.html
最近,中央气象台的高温预警是一个接一个,如此高温,防中暑当然要提上日程了。不过,很多人认为预防中暑,只需待在室内或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就完全足够.....没那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给说说预防中暑的那些常见误区。误区1:一中暑就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它对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呕吐腹泻等先兆中暑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如果我们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甚至痉挛等轻、重度中暑的症状时,藿香正气水的效果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中暑后迅速到阴凉处降温,及时就医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些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点点提醒: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发生双硫仑反应。误区2:待在室内就一定不会中暑中暑是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人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体温调节异常等一系列不良状况。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高温都有可能让你出现中暑的症状。夜间室内通风不良,部分老人担心费电而不使用空调等因素,同样会导致中暑。所以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做好通风散热,有空调用就尽量别省,身体健康最重要。误区3:中暑后马上大量喝水出现高热、出汗严重等中暑的症状,切忌不要立即大量喝水,以免电解质大量流失,导致人体出现“低钠血症”,严重甚至出现脑水肿昏迷。除了中暑,高温户外工作、运动后大量出汗等情况,也同样需要注意。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有条件的话喝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会更合适。误区4:天气不热了就不会中暑本质上,中暑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后的表现,就算天气不热,如果散热条件太差,也可能导致中暑。比如,不少孕妈在坐月子时,父母要求家中门窗密闭且不能随意出门;有些家长在孩子感冒时,通过盖厚子捂汗的方法来帮助其“驱寒”。这些行为都会影响人体散热,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急剧增加,也能诱发中暑。处理中暑,记住8字“秘诀”1、散热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让患者平卧,解开衣扣或松开衣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用冷水或风扇等帮助散热。2、降温用湿毛巾给中暑患者擦拭身体,或者进行温水浴帮助降温;也可以用湿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者的额头上帮助降温。3、补水补水首选口服补盐液,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喝点淡盐水。再次强调,中暑后补水,要少量多次饮用,切勿一次性大量喝。4、就医若是经过上述处理,患者的状况还没有好转,医院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11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