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23.html
最近杭州的天气,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热!热!热!
昨日9时58分,杭州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预计近期(13-18日)杭州市天气晴热高温为主,其中13-14日最高气温将达40℃左右。
眼下“气温高,阳光毒”,长时间在室外活动,特别容易中暑。那少出门、少晒太阳,宅在家里总可以了吧?
杭州的葛大爷(化名)也是这么想的,可结果,不仅把自己给热晕了,还住进医院抢救室。
01
两日两例,41.1℃、41.8℃
他们身体像“火炭”
热到神志不清,险些……
葛大爷今年75岁,是位老杭州。独居的他一辈子节俭惯了,即便近日高温,他也坚持白天不开空调,只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清凉一下”。
可7月11日傍晚,当邻居兼棋友的郝大伯(化名)每日例行来叫他下象棋时,却隔着防盗纱门发现葛大爷人躺在藤椅里,任凭怎么大声呼喊都没反应。
在社区的帮助下,葛大爷被送医院急诊。接诊后,医院急诊团队发现葛大爷呈昏迷状态,身体抽搐、脸色苍白,体温高达41.1℃,心跳非常快(心率次/分左右),血压也非常高(/mmHG)。更令人担心的是,葛大爷随即突然出现大小便失禁并出现全身抽搐。
重症中暑!发现还算及时!
急诊团队立刻开通静脉补液、冰毯降温进行抢救,并检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等。经抢救,葛大爷病情在后半夜时逐渐趋于平稳,已无生命危险。
而就在7月12日下午四点,医院急诊又接收了一位老年重症中暑患者。
70多岁的王奶奶(化名)突然晕倒在小区路边,所幸同路的邻居们及时送医。送至急诊时,她也出现了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被诊断为重症中暑(热衰竭)。目前,经过抢救,王奶奶已恢复意识,脱离危险,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了解,仅昨天一天,医院急诊就接收了10余例中暑病人,其中3例情况危急,如果再晚点将有生命危险。
02
“稍微有点胸闷”
“有点像喝多了那种感觉”……
中暑首发症状并不典型
但可能会导致全身器官受损!
随着高温的来临,急诊接受的中暑患者也明显增多,大部分是轻到中度的中暑。但其中很多人是“迷迷糊糊”来到急诊。
急诊科周逸丹主任介绍,这是因为中暑表现不一定很典型,可能是轻度的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心慌气短,也可能是比较明显的口渴,或是不同程度的体温增高,还有可能是肌肉痉挛、皮肤湿冷苍白、晕厥等。
急诊团队抢救重症中暑导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
周逸丹解释,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盐分,身体会出现脱水,身体内部的体液、盐和血容量减少。身体的肌肉、大脑和其他主要器官缺乏血液的供应,会表现由轻到重的不同症状。
最轻的是先兆中暑,患者常常大量出汗,感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低于37.5℃。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再严重就是轻症中暑: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中暑最严重的情况重症中暑。这类中暑又可分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四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
当一旦普通中暑的患者出现高热(41℃以上)、无汗、神志恍惚的情况时,就要特别注意。请及时送医,千万不可以耽误!
03
这几类人群更易中暑!
学会关键3步处理,有备无患!
周逸丹提醒,除户外工作者外,老年人、小孩、孕妇及心脏功能较差的人群是较容易发生中暑,因为这些人群体温调节功能更差,也更容易忽视中暑时出现的一些症状。
如果怀疑中暑,这三步处理方法很重要:
脱离
将患者带离高温环境,置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最好能解开衣领、腰带加速降温。
降温
使用冷毛巾、冷水等贴于患者皮肤,如果使用冰块的,要防止冻伤。至于部位,以前胸、后背、大腿、手肘为佳,禁止置于头顶、脚底、腹部等处。在冰敷的过程里,要注意防止冻伤。
补液
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液体,但是不要拿起水瓶就对他猛灌水!中暑时快速、大量摄入过多水分,会引起反射性的出汗过多,加重水、盐流失。
04
补水!补水!补水!
这对预防中暑很重要
高温天,请少喝这些常见饮品
防患于未然才是避暑良方,周逸丹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少量多次饮水适当补充电解质。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选择盐汽水、大麦茶、绿豆汤等饮品,或适量的运动型饮料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
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水(~0ml),水温不宜过高。
适量减少咖啡等令人亢奋的饮品摄入。这类饮品常含有咖啡因,会使人亢奋,加快心率,这对有中暑征兆的人更加有害。
同时,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量的冰冻饮料。
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但请尽量保持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以降低身体负担。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下学习、活动和工作。如果无法避免,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做好防晒工作,太阳伞、遮阳帽、墨镜戴起来,防晒霜涂起来。
朗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