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倍体是如何形成的
单倍体的形成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诱导形成2种方法。
自然形成包括如下几种情况:雄蜂、雄蚁、螃虫进行孤雌生殖可以形成单倍体;某些细菌、真菌的单倍体生活世代是由单倍性的孢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由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萌发后发育成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某些植物的卵细胞、助细胞、反足细胞等进行无融合生殖也可以形成单倍体;高等植物中,开花传粉后,因低温延迟授粉,也可以形成单倍体。
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和子房培养法。
2为什么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高度不育
由于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中没有相互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以单价体存在;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规律地分离到配子中去,结果绝大多数配子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组不完全,不能发育成可育的配子,因而表现高度不育。
但是,高度不育不等于绝对不育,在形成配子时,偶尔也有全部一价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仍旧保持完整染色体组的情况,这时就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以水稻为例,单倍体水稻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1次分裂时不能配对,12条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欲产生可育配子必须保证所有染色体都分到细胞的某一极,每一条染色体分到每一极的概率都是1/2,单倍体水稻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为1/,所以,单倍体水稻是高度不育的。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