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
邢少佳、刘杨、田丽丽
分享时间年03月07日Part·1
邢少佳
大家好!我们今晚要分享的是英国作家卡尔·弗农的《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
有人说,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著名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在年发表研究报告,中国大约有一亿七千多万人遭受精神疾病,而92%的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其中焦虑、抑郁占有很大比例。然而,比焦虑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身陷焦虑之中却不自知。他们长期被焦虑控制,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任由焦虑把生活变得越来越糟,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也越处越差。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焦虑,不妨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否会没来由地觉得恐惧或烦躁,生活里的一点点小事,就足以让你大动肝火;
你是否会越来越抗拒社交,认为与人打交道很麻烦,更喜欢待在家里;
你是否常常因为担忧一些事情而睡不着觉,明明困得睁不开眼,可就是难以入睡。
你是否在身体不舒服时,总是往坏处想。明明只是头痛,你却担心自己是不是长了脑瘤。上网搜索一下症状,把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以上的状况经常发生,那么你有可能正受焦虑的困扰。虽然适当的焦虑或许能让你更上进、更谨慎,可一旦过了头,你就会觉得不堪重负,活得又累又沉重。那么,我们该怎样摆平焦虑呢?是分散注意力、吃抗焦虑药、还是咨询心理医生?
其实这些方法,我们的作者卡尔·弗农统统都试过了,可是并没有什么作用。分散注意力只能解决一时的焦虑,等安静下来,焦虑又回来了;吃焦虑药也许能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咨询心理医生有时候是必要的,但能不能遇到一个高明的医生,这又需要看运气。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摆平焦虑呢?
本书的作者卡尔·弗农曾经是一名重症焦虑症患者,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他生活在彻底的自我否定中。焦虑,甚至让他多次想要结束生命。但后来,他通过自己独创的“焦虑再平衡法”,成功走出焦虑症,并帮助了50多个国家的人们克服焦虑。他的这本《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更是曾荣登英国亚马逊心理自助类销量榜首,影响力覆盖全球。
接下来,我们会为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Part·2田丽丽
下面由我开始本书第一部分的分享——“焦虑再平衡法”的前两步。
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焦虑可以被治愈吗?”
其次再问一个问题:“群里有人看到这个问题后去确认书名吗?”
不用奇怪,也许大家学习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摆脱焦虑、找到治愈焦虑的良药,但是很遗憾,作者卡尔在第一章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焦虑不存在治愈的方法,更不可能被根除,所以书名是“摆平”而非“摆脱”。
你也许会发问:“不能治愈你还写书,这不是忽悠人吗?”
但卡尔有自己的道理。在他看来,焦虑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生活伴侣。没有焦虑,就没有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试想,如果没有焦虑,你还会那么努力工作吗?没有焦虑,你还会在开车的时候安全驾驶吗?没有焦虑,你还会每年坚持体检保持健康吗?延展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部生存以及内部整合危机意识,它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与活力去创新、去发展?
所以说,其实焦虑本来就是一种健康的情绪,那我们还要对抗它、根除它吗?不会,我们应该接受它、拥抱它!但话说回来,接受焦虑不意味着我们要被它主宰。焦虑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大家懂。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根除焦虑,而是让焦虑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就是作者卡尔.弗农摆平焦虑的致胜法宝,也就是“焦虑再平衡法”。
“焦虑再平衡法”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要暴露焦虑,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焦虑的动因。
假设一个场景:你有一个旅游度假的机会,出门前的几天你却在反复地想:天气这么热,如果我中暑了怎么办?如果坐车太久,我的颈椎病犯了怎么办?如果旅行的途中发生意外怎么办?如果导游坑我买纪念品怎么办?如果和同行的人相处不愉快怎么办?想到最后,你甚至开始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出去旅游,在家里休息多好!
这就是焦虑现象。大部分焦虑患者都喜欢做问一个问题:“如果怎么样,我该怎么办?”他们会对所有事情的细枝末节都过分忧虑,凡事都往坏处想。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让焦虑患者长期活在负能量中,变得越来越消极。
要想摆脱焦虑带来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很简单,把你的焦虑写下来,用不断问“为什么”的方式拆解它们,了解自己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比如,你害怕当众演讲。那问问自己,你为什么害怕当众演讲?你可能会说,因为担心讲得不好被人嘲笑。所以,真正让你焦虑的不是演讲这件事,而是他人的评价。如果现在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我想你肯定不会再害怕演讲。
再比如,很多人在体检之前特别焦虑。那么问问自己,为什么害怕体检?答案很简单,因为怕查出问题,怕生病,怕死。
作者卡尔认为,如果你不断拆解你的焦虑,你就会发现,你的恐惧往往来源于2点,一是死亡,二是他人。
因为恐惧他人的期待,担心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你才会对工作、社交产生焦虑;因为害怕死亡,所以你才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