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温天气频刷网络,
“热”俨然成为淄博全民热议的话题!
所有人都被这颗巨大火球,
折磨的生无可恋!!
不过,
你们想要的大雨,预计明天到货
最高温27℃!周日或现半个月首个30℃以下气温
根据淄博市气象台天气预报:
14日局部有雷雨,温度高,夜间相对湿度大;
15-16日有雷雨,
其中16日阴有中雨,24~27℃,这也将是6月26日以来最高气温首次降至30℃以下;
17-18日,有雷雨,气温升高;
19-20日,高温高湿天气。
降水时气温下降但仍然不低,
湿度也不小。
35℃我也知足了,
好在不是和广东一样“下开水”
淄博在慢慢“退烧”啦~
这个周日(16日)才27℃
终于可以去户外放放风了!好激动~
不过,小编再这里提醒大家,
还是要注意防晒和防暑啊!
别不当回事!
最近,临淄就有一名
因“捂月子”中暑身亡的产妇!
让人痛心不已……
三伏天“捂月子”临淄一产妇中暑丧命
7月9日,一名年轻女子被家医院。送来时,急诊科医生荣凯发现这名女子呼吸急促,体温已经高达40多度,无法正常与其交流,是中暑最严重的状态热射病。
然而,这么炎热的夏季,女子却依旧长衫长裤。女子的家人解释说,因为她刚刚生了孩子,现在正在做月子,所以必须得穿的厚一些。此外,女子坐月子这几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为了不让女子落下“月子病”,将来“怕冷怕风”,他们坚持不开空调、风扇,让她盖着被子。
经过检查,女子的心脏和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鉴于女子情况危急,医生全力抢救,可是女子的情况太严重,最终,没能挽回女子年轻的生命。
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几乎每年夏天,医院都会收治因坐月子引起中暑的产妇,受到老一辈观念的影响,产妇坐月子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而很多土方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切忌迷信盲从。
医生建议,夏天坐月子应避免因室内温度过高,而出现高热等产褥中暑现象。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应适当使用空调降温,但是不能对着风口吹,空调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6℃以上。
老年人也成了中暑的重灾区,
尤其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中暑引发基础性疾病多名老人离世
今天,医院了解到,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中午,共接诊了10名中暑患者。其中2名死亡,5名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医生表示,这些危及生命的患者大都是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病。
“有两名老人我们赶过去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看到这种情景都非常难过。这两名老人都患有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在家时并没有开空调、风扇,而且他们大都穿着长裤。在这种密闭的环境中,极易中暑,而中暑引发了基础性疾病,导致老人离世。此外,昨天晚上还有3名热射病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情况危急。
今天上午,临淄区齐陵镇一名7旬老人在浇地时,突然中暑倒地。医护人员赶往现场时,用体温计测量老人的体温已经42度。“体温计的最高温度就是42度,其实老人那时候的体温大概在50度—60度之间。”医护人员说,最近几天热射病患者的体温大都超过体温计的温度。医院时,已经大小便失禁。此外,热射病还引发了老人的心脏病,所以老人情况非常危急,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善及人们对防暑知识的认识,中青年人发生中暑的比例下降,而老人发生重症中暑的病例突现出来。这是因为大部分老年人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中暑,且发生中暑后可能认为是基础病症状而贻误病情,医院后病情已经很重。
另外,高温环境下,老人居家通常为节省用电或害怕吹空调感冒,没有采取很好的降温措施而发生中暑。因此,如果老人在高温天气下出现发热、口渴、胸闷、乏力等中暑症状,医院治疗。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死亡率高达50%
高温引起的中暑主要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热射病即重症中暑。
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据悉,“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潮湿的天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这类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以及夏季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
患者出现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体温达到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
据介绍,热射病多数是因高温引起的,还有一类叫做“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剧烈活动,内源性产热过多导致。
当周围环境温度27℃,同时相对湿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即可发病,以胸痛、汗毛直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语无伦次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还伴有意识丧失。严重情况下,可发生溶血、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每年全国都有因热射病身亡的事故发生年年7月23日,安徽省二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经初步诊断系中暑后发生昏迷,完全没有意识。7月24日,该患者因抢救无效宣布身亡。
年7月21日上午,江西一10岁男童在室外玩耍时突然晕倒在地,心、肝等多器官衰竭,在抢救过程中,嘴巴、鼻子……到处都在出血,皮肤毛细孔也有出血点,每天至少需毫升血浆救命。医生称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嚷了句“好热”,男子躺下想休息会。可工友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起不来了。年7月22日中午,在厦门罗宾森附近的一个工地,一名男子午休时死亡,初步怀疑是因为中暑。“好热”成了他最后一句话。
8张动图告诉你中暑那些真相
(动图来源:北京时间)
那么,日常如何避免中暑呢?
急救指挥中心对此作出了提示。
高温天气下,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应减少外出。
夏季室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一旦出现口渴、头晕、眼花等不适,请立即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用凉水擦拭皮肤,达到降温效果。
应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如果出现中暑初期症状
我们要这么做:
转移: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患者前额和躯干为病人降温,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的身体。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
求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及时拨打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夏天太危险,出门请注意!
记者:伊巍、孙渤海
责任编辑:于晓璇
晨报-(线索一经采用,最低奖励50元,上不封顶)
商务合作:(手机/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