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zj/
夏季防暑指南
中暑的救治及预防措施
中暑发生后如何处理
一、高温防暑常识
1、35℃——中暑预警线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
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散热。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2、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二、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1、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2、中暑的表现
(一)、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二)、轻度中暑的表现
体温升高(38.5℃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
请记住先兆中暑的表现判断自己是否中暑!
(三)、重度中暑表现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
热衰竭:出现眩晕、恶心、晕厥、心动过速、低血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日射病: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初始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高热40℃以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热射病是中暑的致命性重病症
三如何预防中暑
1、及时补充水分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2~2.5L水。
出汗较多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而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
---大渴忌过饮:大渴过饮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餐前和餐时不宜喝水:餐前和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此对健康不利;
----晨起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可选择的饮品:矿泉水、果蔬汁、碳酸饮料运动饮料、功能饮料牛奶及含乳饮料。
2、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最容易疲劳犯困。我们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一会不但可以避开高温而且可以养足精神,使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不仅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也是预防中暑的很好措施。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3、合理调整膳食
安度盛夏,当务之急是要调整膳食结构,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应以清淡(可稍增盐份)为宜,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中的芹菜、黄瓜、大蒜、绿豆、香蕉等,因钾和镁既可保护心血管,又可促进钠的排泄,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
最佳的蔬菜
苦瓜——中医称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选择
番茄——中医称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肾经脉,其功效可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绿豆——中医称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用绿豆煮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鸭肉——中医称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
《本草纲目》称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调味品
食醋——中医称醋味酸微苦,性温,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发烧就不宜喝醋,因为醋有收敛作用。
4、注意饮食卫生
特别是制作凉拌菜要避免污染,不吃变质和没有高温处理的剩食,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注意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避免肠道感染.
5、预防“空调病”
经常开窗换气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
室温定在26~27℃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10℃,室温最好不低于24℃,否则出汗后入室,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引起神经调节紊乱;
及时清洁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最好每半个月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
避免直吹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若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衣服,在膝部覆衣物或毛巾加以保护;
加强锻炼班回家后,先洗个温水澡,再适当加以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科学降温
--降温不是把温度降得越低越好
--科学降温最好把室温控制在25℃-27℃。
--如果室内人多闷热,可启动排气扇,让空气流通。
--在空调环境里不要贪图一时凉快,对着出风口吹。
--能用电风扇降温的不用空调
--年老体弱多病的人,降温原则与健康人不一样
四、中暑的急救
1、先兆/轻度中暑的急救
转移使人员脱离高温作业环境至荫凉处休息,给饮淡盐水等饮料
给药意识清醒者,可以给服
降温症状较重但尚无严重危险、神志清醒者,可在其头、颈、腋下和腹沟处放置冰袋降温;可将患者置于空调室内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予以胸、腹、肢体皮肤按摩擦浴,以利皮肤散热
2、重症中暑的急救
转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保证脑部供血,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和散热,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予以更换衣服;
注意事项:面部发红的病人可将其头部垫高;面部苍白的病人则要使其头部放低。
3、救治方法
降温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可用30%酒精、白酒、冷水进行全身擦浴,将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待肛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补水意识清醒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给饮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应立即送医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注意事项: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不能耐受过低水温!
五、中暑后的注意事项
中暑后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解暑类的药物等来进行解暑,平常可以多喝点淡盐水,豆浆,绿豆汤之类降暑饮品,午后尽量不要出门,预防中暑。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5.中暑不可盲目服用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主要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而非目前不少人误认为它仅仅是解暑特效药。中暑是因为烈日炎炎,汗出过多,饮水不足,暑热内侵,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辛温解表、散寒、除湿,属于温热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宜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当中含有酒精,尽量不要和头孢类的药物一起使用,因为头孢类的药物和酒精相结合,很可能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个人根据体质和身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防暑降温)
高温中暑的类型与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一)热疹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怎么处理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二)晒伤
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医院进行医治。
怎么处理
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泡
(三)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怎么处理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四)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五)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怎样处理
如果看到任何症状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特别注意
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饮水、行为活动、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
紫竹内训平台
让员工更出色、让企业更卓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