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中暑
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1.热痉挛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常先大量出汗、饮水较多,血钠血氯降低,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疼痛,可表现为腹痛。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血压一般正常。
2.热衰竭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起病较急,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出现末梢循环障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下降。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晕厥、休克。
3.热射病高热、汗少、意识障碍。前驱症状可有软弱无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升高,嗜睡、谵妄、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呼吸浅快、脉快、脉压差增大、瞳孔差增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种、DIC、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1.病因为在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或湿度高、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中暑。
2.中署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
撤离高温环境,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1.电解质、血糖、肾功能、肝功能。
2.血常规、尿常规。
3.心电图。
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或晕厥,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
热射病需与脑炎、中毒性肺炎、有机磷中毒、菌疾、疟疾等鉴别。热痉挛需与其它引起肌肉痉挛的疾病相鉴别。热衰竭需与低血糖及其它引起低血容量的疾病鉴别。
1.一般处理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静卧;给予凉盐水口服。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
2.迅速降温
①物理降溫:重症可采用4℃冰水浴,并按摩四肢皮肤,待肛温降至38.5℃时停止降温,移至室温25℃以下的环境中,若体温再度回升可再次浸入4℃水浴中或用凉水擦浴、冰袋降温、风扇吹风加速散热。年老体弱者不宜采用4℃冰水浴的方法。
②药物降温:氯丙嗪:25~50mg加入到ml液体中静脉点滴,2小时内滴完(需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3.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适量补液,速度不宜过快;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休克者用升压药,肾功能衰竭者可行血液透析。
4.其它:加强护理,防止肺部感染及褥疮的发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和丰富的维生素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