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到了,全国各地开启“烧烤”模式。高温天气下,如果不及时补充水份和休息,会容易发生中暑哦。这可怎么办?是不是想和小编一样,酱紫。。。
或是酱紫。。。
连续几天阜阳市持续高温,医院的中暑患者也多了起来。昨日,医院就接诊了两位中暑患者。
事件经过12日傍晚6点左右,27岁的建筑工人小刘被几名工友抬入医院急诊室,下午他正在工地干活,突然四肢无力,手脚发麻,无法站立。医院今年接诊的首例中暑病例。
据接诊医生回忆,小刘当时体温偏高,手脚抽搐,颜面部出汗明显。初步是诊断是中暑,同时伴有低钾症状。经过医生紧急处理,患者病情转危为安,体温逐渐降至36.8摄氏度,呼吸慢慢平稳了,血压、脉搏也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小刘抢救成功,急诊室又来了一位中暑患者,张杰(化名)也是附近一名建筑工,下班后感觉浑身无力、头晕伴有胸闷、气急,他回家休息了一会。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医院就诊。医生立即予心电监护、吸氧,冰帽物理降温,快速补液。30分钟后,患者的体温降至37.0摄氏度,呼吸慢慢平稳了,血压、脉搏也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医生介绍,根据症状,中暑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食欲不佳、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则是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则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这两位患者属于轻症中暑,经过治疗后情况平稳,现已出院回家休养。”医生介绍。
延伸阅读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应做到大量饮水。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增加液体补充,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应少量多次,水温不宜过高。第二,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必须得到补充,以满足人体正常需求。第三,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高温环境下需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第四,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第五,关心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及儿童、65岁以上或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如快递员、绿化工人、环卫保洁人员等。
如何治疗中暑?
如发生中暑,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如果中暑患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淡盐水、茶水、绿豆汤等,既可降温又补充了血容量;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对于重症中暑病人抢救的关键是降温,可采用冰水、井水、酒精擦洗全身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措施,努力使体温回降(若病人出现寒战,应减缓冷却过程,不允许将体温降至38.3℃以下),并及时就近就医。
安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