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最新!福建发布通知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
用人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为防止高温天气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近日,福建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
一是合理调整高温天气工作休息制度。
用人单位要关心关爱一线劳动者,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有关规定,尽可能避开高温天气的酷热时段,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时间规定。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用人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三是认真执行高温津贴发放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严格按照《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闽人社发〔〕3号)要求,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标准为:5月份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6-9月按元/月计发或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
在这也提醒大家,这种高温天气,年老体弱者及户外工作者非常容易中暑,甚至引起热射病。大家要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随身带足饮用水,谨防中暑。
企业应备用应急处置方案一
高温中暑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rt1高温中暑的起因
1.1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枢。
1.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枢。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part2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
表(一)
中暑分类
病情表现特点
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课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节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part3高温中暑的危害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二
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
1.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发生及发展;
2.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part1应急组织体系表二
part2高温中暑应急机构职责2.1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2.2在发生高温中暑等威胁人身安全时间后,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2.3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其处理的进展情况;
2.4负责布置有关部门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工作的连续性;组织和提供应急和善后处理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车辆;
2.5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part3高温中暑工作小组职责3.1现场处置小组:在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小组负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的带领之下,赶赴事发现场,按照现场救援方案,进行现场抢救及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2后勤保障小组(办公室):年初负责申报所购防暑降温用品所需的费用预算,购置防暑降温用品,定期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同时,做好防暑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四
高温中暑的预防与预警
part1引发高温中暑的危险源监控表(三)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源
控制措施
人的因素
长时作业,过疲劳
体力负荷超限
工作过程注意休息,同岗位人员加强配合,减小工作强度
身体不适
健康状况异常
及时请假休息或治疗,杜绝带病上线工作
物的因素
车载空调无法正常工作
稳定性差
对于故障车辆及时予以送修。
降温设施不正常
稳定性差
对于故障及时予以维修。
环境因素
户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加强员工思想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做好防暑降温物品的发放工作。
管理因素
防暑降温物品未及时发放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后勤保障部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