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院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47623.html
正确认识猝死
为他人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猝死新闻,“猝死”这个词一次次被推上热搜。按理说,猝死大多数应发生在老年人中,尤其是那些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老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严重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年轻人猝死人群与日俱增。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达55万,每天将近有多人猝死,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25岁~40岁的人由于心脏疾病就医的人数,每年增长20%。今天小丰为大家进行关于“猝死”的科普让大家正确认识这个“猝不及防的杀手”什么是猝死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射血,造成循环停止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包括意识丧失、晕厥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如何诊断猝死
心脏骤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抽搐,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昏迷,瞳孔散大。导致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可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电机械分离和心脏停搏的心电图表现。
猝死最常见的十种诱因
1、过量抽烟尼古丁会导致冠脉痉挛,如果心脏本身不好,短时间的过量吸烟就会导致: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引发猝死。2、过度熬夜过度熬夜会形成过度劳累,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等。3、过量饮酒酒精虽然使人兴奋,但也会因此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引发心绞痛、心梗等。还有可能在无意识的呕吐时,堵住气管窒息。4、过量饮食暴饮暴食会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胰腺炎会诱发心脏骤停。5、过量运动剧烈运动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先天心脏有隐患的人,例如先天性心肌病,平时看不出来,一剧烈运动就容易发生猝死。6、过度情绪激动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心脏承受的风险最大。情绪会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心脏问题。7、坐着太久久坐会引发静脉的血回流不畅,形成血栓。8、天气过热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代谢率明显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于是心脏负担加重,心绞痛、心梗就会找上门。9、天气过冷寒冷会使人血压升高。由此引发心肌缺血,继而出现心绞痛、心梗、脑梗、脑出血的几率也陡然上升。10、上厕所过度用力大便干,解决时屏气用力过度,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梗。如果在外面遇到有人发生猝死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掌握CPR(心肺复苏术)CPR,既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心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尽早为患者实施有效CPR,或识别心律失常,进行除颤,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挽回生命。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CPR指南强调“早CPR”和“早除颤”,并指出4分钟内成功被救者,存活率可达32%。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CPR(心肺复苏术)的正确操作吧~CPR第一步:识别和启动抢救一、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叫:“喂,你怎么啦!”
无意识,则立即呼救,然后进入下一步。有意识,则进一步询问、检查,做相应处理,无需心肺复苏。如伤病员有出血等情况,需戴上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二、紧急求助在现场大声呼叫求助,“请帮我拨打”。明确指定一人拨打,避免无人或重复拨打。
如附近有AED,也指定一人去领取和使用。
三、检查患者先判断患者有无心跳,方法为触摸患者有无颈动脉搏动;再听病人有无呼吸,耳朵贴近鼻孔感觉气流,眼睛观看胸部检查是否起伏,用时5~10秒。有,则将患者身体置于侧卧,注意保暖,等待到达。无,则情况紧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一、胸外按压——摆正体位
救护员双腿跪于伤病员一侧,摆正伤病员体位,使其仰卧,并处于坚固平整硬质地面上或平板床上。(如果病人所处环境还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或不适合抢救的地点,应尽快转移病人至符合上述条件的地点,以便进行下一步抢救措施)如高空跌落、车祸撞伤,更需注意保护颈椎
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
A.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B.胸骨交叉点往上二横指。三、胸外按压——按压姿势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掌根按住胸骨正中,垂直向下用力。四、胸外按压——按压频率
以~次/分钟的速度,有节奏地进行按压。(参照图示)五、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以成年人为例,往下按压5~6厘米(胸部前后径的1/3)并让胸廓充分回弹,掌心贴紧,不要离开或移动。CPR第三步:人工呼吸2次
一、清理口腔将患者头部轻缓的偏向一侧,清除伤病员口中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进行清除。准备就绪开始人工呼吸啦
二、人工呼吸
保持呼吸道畅通,需用手掌缘压住额头,两指轻托下额,仰头举颏,防止舌根下垂阻塞气道。间隔2秒,再吹一次,共2次,然后立刻继续按压。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住伤病员口唇周围,将气体吹入(约1秒钟)。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防止气从鼻子漏出来。建议使用人工呼吸膜隔离,防治交叉感染
CPR要点:持续重复第二步+第三步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反复进行;每5个周期重新检查伤病员呼吸循环体征。争分夺秒,尽量不要长时间停止按压
温馨提示:确定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否则非专业人士只需行胸外按压即可。
综合评估:若出现以下情况可停止CPR
一、CPR生效:患者出现以下体征;①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②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跳动;③手足抽动,眼球活动,发出呻吟声。
二、CPR无效: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呼吸与脉搏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三、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者专业的医护人员赶到。
关于除颤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自动监测心率,并通过电击让心跳从异常恢复到正常的急救工具。
若能立即取得AED,则优先使用AED。
使用AED时,可按照仪器上的说明步骤进行操作。请记住如没有条件进行人工呼吸或者现场没有AED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同样有效。一旦身边有人发生猝死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猝死前急救“黄金4分钟”
第一时间拨打救援并启动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
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
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
急诊科简介
急诊医学科为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网络成员。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人,医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士)12人。配备有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多功能洗胃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抢救设备,并配有救护车4辆,主要承担辖区内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处置工作。科室拥有一支经过急诊专业培训、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医护团队,承担着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院前急救、突发卫生应急事件等处置工作。以抢救快捷、诊断准确、治疗有效、服务人性化为特色,能充分发挥多学科多专业优势,给危急重症病人最及时有效的治疗。主要开展:心肺脑复苏术;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电监测;氧疗;有创和无创呼吸机通气;除颤、电复律;急腹症鉴别诊断;多发伤诊断及急诊处理;急性中毒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中暑、溺水、电击等处理;急性心肌梗塞的监测和抢救;哮喘持续状态的抢救;各种大出血的初步急救等技术项目。科室注重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着医院基层医师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定期深入社区、学校、工厂等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积极参与新都区各类突发紧急医疗救援和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急救生命绿色通道”作用,为人民群众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服务宗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