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3月26日,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精心选拔了20名具备较强的教学、示范、组训等能力的业务骨干开展院前救护培训。这是支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指战员院前救助能力、打造“专业队、尖刀队”的重要途径。
培训期间,支医院十余位专家现场执教,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介绍了现场急救的意义和目的,让全体指战员们深刻了解现场急救的原则、程序及技术等理论知识,同时为全体参训人员讲解了应急救护新概念、人体构造与生命征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问老师,心肺复苏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我这样按对吗?为确保学习效果,培训工作紧密结合消防救援工作实际,对心肺复苏的技法和要领、救援现场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置要点和程序详细讲解、拆解演示,参训队员也将灭火救援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摆上课堂、主动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参训队员段予曦“上学的时候接触过急救培训,这次培训更系统,老师讲解很细致,这是收获,更是责任。希望在今后的救援中,有能力科学处置突发情况,发挥自身更大作用。”
授课专家们还组织参训队员们亲自动手参与异物哽塞、伤病患者搬运、止血、包扎及骨折固定、环境急症处置等科目技能训练,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教学,逐一纠正不规范的动作,使参训队员更加熟悉相关流程及各科目的操作方法,让指战员们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及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达到了培训的效果。
下面跟着蓝朋友一起来学习吧
提示:以下急救措施,都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一、成人心肺复苏(≥8岁)CABD
用于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
1.判断意识
轻拍病人双肩并大声呼唤,若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2.呼救,拨打电话,找人帮忙寻找AED。
3.判断呼吸,观察胸廓有无呼吸运动。
没有意识没有呼吸,立即心肺复苏CABD四步曲!
C胸外按压(Circulatin)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中下段。
按压方法: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貼腕翘指,垂直下压。
按压深度:5-6厘米,大约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
按压频率:每分钟-次。
A.开放气道(Airway)一手放在伤者的额头上,一手放在伤者的脖子后面,让头后仰。
B.人工呼吸(Breath)压前额的手捏紧病人鼻翼,嘴巴完全包住病人的口唇,向肺里均匀的吹两口气,每次大约一秒钟,看到胸廓起伏即可。按压通气比例(30:2)
D.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一旦取得AED,应尽早使用!
AED操作,只需1-2-3-4步
1.打开开关
2.按照图示黏贴电极片
3.分析心律
4.电击除颤
二、胸痛急救
表现:胸部疼痛、压迫、紧缩感、发沉发麻等症状,可向肩背部放射。或仅表现为腹部、背部、上肢、颈部或下颌、牙齿等部位的疼痛不适。严重者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大汗淋漓及濒死感。
处理:
1.就地休息,选择感觉舒服的体位,稳定情绪。
2.血压不低于平时或收缩压不低于90mmHg,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
3.拨打急救电话,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注意:即使病情缓解,也应及时就医!
三、脑卒中表现----!
1:看1张脸
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
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
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快打
处理:
1.如患者昏迷,应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头稍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防止患者因呕吐造成窒息!
3.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
注意:不要摇晃和移动患者,不要给患者进食、喝水!
四、气道异物梗塞(≥1岁)—剪刀石头布
表现:“三不一手势”
不能说话
不能呼吸(面色青紫)
不能咳嗽
V型手势
处理三步曲:“剪刀、石头、布”
“剪刀”:前弓步抵住病人身体,使伤者弯腰并头部向前倾
“石头”:一手握空心拳顶住伤者肚脐以上两横指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手。
“布”:双臂撑开环抱伤者。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每次约一秒,直至异物排出或转为昏迷。
若转为昏迷,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肥胖者或孕妇,采用压胸法
1.站到伤者背后,使其弯腰并将头部向前倾,双手环抱其胸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伤者胸骨中下半部。
3.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每次约一秒,直至异物排出。
五、婴儿气道异物梗塞(1岁)----三明治手法
表现:不能啼哭
不能咳嗽
不能呼吸(面色青紫)
处理:背部拍击+胸部按压
1.三明治手法:施救者的一只手和前臂,固定婴儿的头、颈、胸部,注意手不能遮盖口鼻,另一手及前臂固定婴儿的枕骨、颈、背部,将婴儿夹在两臂中间。
2.背部拍击:让婴儿俯伏在施救者前臂上,将前臂放在同侧大腿上,稳定承托,头应低于身体,再以另一手掌根在婴儿双肩之间拍打5次。
3.胸部按压:如未将异物拍出,用拍背手固定婴儿头背部,将其翻转过来,仰卧在施救者前臂上,将前臂放在同侧大腿上稳定承托,头应低于身体,用两指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稍偏下的位置,压胸5次,每次一秒钟,深度约4cm。
4.重复拍背5次、压胸5次,直至异物咳出或婴儿转为昏迷。如转为昏迷,则将婴儿摆成仰卧位,立即心肺复苏。
六、烧烫伤急救——冲、盖、送
处理:烧烫伤急救三步曲:“冲、盖、送”
1.立即用清水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口20分钟左右。
2.用清洁的保鲜膜或布类遮盖伤处
3.严重烧伤或头面部烧伤,应及时拨打,尽快就医。
注意:
1.创面不可涂碘酒、酱油、牙膏等,以免造成感染。
2.不可自行刺穿水泡。
3.在伤口肿胀前,小心去除戒指、手表、手镯等,不要自行去除或剪除粘在伤口表面的衣物,可用冷水冲洗降温。
七、脊柱损伤急救
常见原因:高处坠落
交通事故,追尾事故会造成颈椎“挥鞭样损伤”
头部、颈部、背部、腰部受到外力冲击
表现:
1.颈、背部疼痛、触痛或脊柱扭曲、凹陷。
2.肢体感觉异常如刺痛、麻痹或失去知觉
3.肢体运动异常,不能活动自如。
4.大小便失禁。
5.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处理:
1.切勿移动伤者,除非伤者身处险境。
2.如伤者清醒,安慰伤者,保持静止不动。
3.用双手稳定伤员的头部、颈部在发现时的位置。
4.翻转、搬运伤者时应使
头部、身体、下肢保持一条直线。
5.尽快拨打,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八、扭伤急救-----RICE四步疗法
R(Rest)受伤部位休息,限制活动。
I(Ice)伤后48小时内局部用冰块或凉毛巾冷敷,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应加衬垫保护。
C(Compress)用厚的软垫包裹受伤部位,绷带固定。
E(Elevate)受伤肢体抬高,减轻肿胀。
注意:如怀疑骨折或韧带损伤,避免活动,尽快就医。
九、四肢骨折急救
表现:听到骨折声
伤处红、肿、痛、触痛
畸形、失去活动能力
处理:
1.不要贸然移动患者及伤肢!
2.不可自行将骨折部位复位!
3.稳定伤肢,可用软垫保护伤处,限制骨折处活动。
4.拨打,寻求专业帮助!
注意:
1.不可将外露的骨折端复位,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2.伤口异物不可轻易拔出,以免加重病情。
3.骨折复位、固定、搬运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十、中暑的急救
表现:
1.先兆中暑: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处理: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
3.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4.冰敷: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十一、溺水急救
处理方法:
1.抛物救援:抛下救生圈、长绳子、木棍儿等将溺水者拉上岸。无须控水!
2.头低足高:平放溺水者,使头部低于于身体其他部位。
3.快速清理口腔异物,检查意识、呼吸
如伤员无意识、无呼吸,立即ABC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心脏按压
4.保暖,清醒者可给予热饮。
5.即使溺水者已好转,医院观察。
十一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好发于冬季,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炭火锅,或在密闭车箱内长时间开启空调等均可引起中毒。
表现:
中毒较轻: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中毒较重:脸和口唇呈樱桃红色,神志模糊、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处理:
1.开窗通风,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患者衣扣。
2.昏迷不醒者立即拨打,让患者保持侧卧,便于呕吐物排出。
3.如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医院治疗。
l注意:不可在房间里打电话、开灯或用打火机!
十二、如何拨打
1.保持镇静,现场安静,语速适中。
2.需说明的情况:
l详细地址、标志性建筑病人所在的小区名称、楼号、单元、房间,交叉路口。
l手机号码,保持电话畅通。
l主要病情或伤情,耐心配合调度员的其他询问,必要时在调度员指导下开展自救互救。
注意:听从调度指挥,任何时候不要先挂断电话!!!。
十三、水母蛰伤
表现:
1.蛰伤处疼痛、红肿、麻痹
2.头痛、恶心、呕吐
处理:
1.用海水或醋冲洗伤口,令刺针细胞丧失活力。
2.在伤处抹上干粉(如爽身粉),令刺针细胞黏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刮走。
3.用干净的敷料包扎伤处,及时就诊。
4.受伤面积很大或有严重反应,立即拨打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