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三伏长达40天,超全防暑指南,7类易

7.16日迎来了三伏——头伏,而今年的三伏竟然长达40天!酷暑时节,中暑极易发生。

三种常见中暑类型第一种:热射型中暑

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比如蒸桑拿、没有空调的房间...

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日射型中暑

主要是因夏日阳光直射头部而产生的脑部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

第三种:热痉挛中暑

高温工作者比如工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血液中钠含量就会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救治中暑“四字诀”

当身边的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四字诀”进行救治。

1)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为他扇风,解开衣领裤带,利于呼吸散热;

2)对呼吸困难者采取人工呼吸措施;

3)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快速降温。

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并服用一些解暑药。

常备解暑药推荐: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鼻唇沟中点)、合谷(虎口)等穴位。

长时间不醒者要及时送医就诊。

预防中暑的方法

小纳君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大家总结一下,日常生活中全面的防暑技巧。

在材质上,尽可能选择一些吸汗性和透气性都比较好的棉质或丝质衣服;在颜色上,可以多选择一些红色或藏青色,可以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皮肤晒伤。夏季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应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要喝够8杯水(1.5L-2L)。

小纳君强烈推荐: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一般茶水含钾量都很高)。

夏季室外气温高,但是也不能过于贪恋空调环境,否则易引发“空调病”,午间小睡一会儿在炎热的夏季尤为重要。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中暑的高发时段。这段时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在外一定要带上草帽、遮阳伞、太阳镜,以及人丹、十滴水等消暑药,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一段时间后应注意到阴凉处休息。七大易中暑人群1、老龄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散热慢。2、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3、婴幼儿: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皮下脂肪又比较多,不利于散热。4、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中暑。6、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的人容易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而中暑。7、正在服药的患者: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防暑总结1.三种中暑:屋子闷热、太阳直射、室外工作;

2.中暑救治“四字诀”:搬、擦、服、掐;

3.防暑四要素:衣食住行;

4.七大易中暑人群要当心。

来源:纳里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5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