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冒名顶替上学46人被处理,网评ld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被人顶替。对于陈春秀、苟晶等农家孩子来说,这是当年做梦都没想到的真相。

6月29日,山东就聊城冠县、东昌府区两起冒名顶替上学问题的调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涉案46人被处理。但众怒难平,很多人认为处罚太轻了,起不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据了解,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中普遍建议将“冒名顶替上学”入刑,并加大量刑标准,保障公民“前途的安全”。

事实上,冒名顶替上学并非个案,山东还有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的问题正在调查中。

虽然在信息技术更为发达的今天,冒名顶替上学更难办到,但如果没有重罚与制度保障,难免还会有人钻空子,挑战高考公平的底线。如何防止高考中“冒名顶替”事件再次发生?值得深入探讨。

真相查明,处分轻了?

年,高考生陈春秀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只能选择外出打工。直到今年5月,她参加完成人高考后,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学历。此后,她辗转多个部门求证事件经过,并且报警。

随着“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持续发酵,24年前被顶替上大学的王丽丽也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4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