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浙江高温又有增强,36个县(市、区)气温超40℃,杭州41.3℃再次刷新7月高温极值纪录。预计,高温晴热天气将持续至月底,今明天大部分地区仍会出现39-41℃的酷热天气,请注意防范中暑。
连续高温,不小心中招,我们都会想到藿香正气水,但有时效果甚微,症状不见好转,那是中暑类型不同,使用药物的也不同。
中暑类型不同应对方法各异
据测定,当气温在35℃~39.9℃时,人就会感到奇热;当气温高于40℃时,人们就感觉到酷热难当。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最直接的健康影响就是中暑。对于局部地区出现的高温热浪,敏感人群更要注意采取环境健康防护措施。根据病情程度不同,中暑通常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不同类型的中暑,症状和急救措施有所不同。
热痉挛
肌肉疼痛,多发于腿部、胳膊或腹部,常在结束持续性运动时发生。对应急救措施:立即到凉爽的地方休息,多喝水或电解质饮料,舒展肌肉并轻轻按摩,如症状持续1小时以上需就医。
热衰竭
面色苍白、流汗、心率加快、虚弱、肌痉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但精神状态正常。对应急救措施: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脱去外衣,用湿毛巾或喷水降温,并请专业医生进行处置。
热射病
有与热衰竭相似的症状。此外,皮肤干燥无汗,精神状态改变,抽动性头痛,恶心,头晕或眩晕,体温可达41℃或更高,严重者可失去意识。对应急救措施:立即叫救护车,同时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脱去外衣,持续用湿毛巾或喷水降低体温。
预防中暑要多管齐下
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或长时间对着身体某一部位吹。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避免温度的急剧变化,如从高温的室外立刻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
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时~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白天用窗帘遮挡强烈的日光照射,夜晚有凉风时将门窗打开降低室内温度。
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不要将儿童、老人或宠物独自留在关闭的汽车中。
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每日补充毫升以上的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可以饮用凉茶来预防中暑,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脱水。适当摄入盐分,补充因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流失。
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迅速而造成感染。
防暑药物的使用
01人体被暑湿邪气侵袭后,感到发热头痛,头昏肢酸,胸闷腹胀,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适合喝藿香正气水。口服一次10毫升(1支),中暑症状可缓解。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苍术,厚朴、陈皮、白芷、茯苓等中药组成,并含40%-50%的乙醇。
少数人可能会出现酒精过敏,但是人体对它的消化吸收也很快,大概10分钟就不会有什么感觉了。某些行业,如从事驾车(船)的司机和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时不可服用。但可使用藿香正气系列的其他制剂,如胶囊、软胶囊、滴丸、浓缩丸等。
02??
适用于夏季中暑、头晕头痛、腹胀腹泻者。
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状态下,洗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这会导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这种中暑叫“阴暑”,适合服十滴水治疗。
十滴水由丁香、薄荷脑、樟脑、鲜姜汁等纯中药组成,发病时服用2毫升-5毫升。不过,十滴水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03适合于大太阳暴晒下引发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烦胸闷等症。一次用量为10粒-20粒,含服或口服均可。
由丁香、肉桂、檀香、冰片、藿香、朱砂、豆蔻等中药制成,具有清暑开窍、驱风健胃的作用。
人丹因含朱砂,不能超量服用,以免引起汞中毒。此外,孕、弱、幼、老以及患有“三高”的人也应慎用或禁用。
04有治疗头晕头痛、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作用。
清凉油、风油精:虽然这些都是外用药,但它们的毒副作用不可小觑。
其中含有樟脑,樟脑的毒副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马上显现,但对孕妇来说不适合用。樟脑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在胎儿身上,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樟脑如果透过新生儿皮肤和黏膜渗入血液,可引起新生儿黄疸,甚至引起抽风、惊厥等。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中药可以控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