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了带孩子外出游玩,这份健康宝典请

暑假来临,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外出游玩,一方面开阔孩子视野,另一方面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在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危险的事,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出行途中的小插曲和意外,父母掌握了必备常识才能陪伴孩子平安快乐地享受美好假期。医院(医院)儿科刘丽利主任医师向家长科普外出游玩常见意外的应急处理方法。刘丽利主任医师1、多大宝宝能与父母一起出去旅行对于太小的宝宝因为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家长需要携带奶瓶、尿布、消毒用具较多,不建议带2岁以下宝宝长途旅行。如果短途出行,选择游客少、空气清新的地点,备好宝宝需要的生活用品、小玩具等,让宝宝休息好也能增加旅途乐趣。温馨提示:如果自驾出行,一定要准备儿童安全座椅。如果到国外长途旅行,建议3岁以上宝宝更适宜。2、出行前父母需要准备哪些物品需要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画报及生活用品,避免孩子到陌生环境后的不适应。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和物品如: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助消化药(益生菌)、外用药(碘伏、儿童用创可贴)、体温计、消毒湿巾等。方便卫生的健康零食也需要帮孩子准备一些。温馨提示:如果孩子有过敏史或慢性疾病用药史,需要准备抗过敏药物及相关药物。3、孩子外出游玩要注意哪些饮食问题外出游玩品尝当地美食的同时,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孩子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影响孩子健康。给孩子勤洗手、避免食用生、冷食品或冷饮,不暴饮暴食,可以避免孩子出现胃肠道的不适。如果孩子出现呕吐或腹泻,饮食以半流食为主,禁食油腻不易消化的肉类及凉性水果,如果呕吐频繁可以短暂禁食4-6小时,期间可以少量多次喝温水或电解质水,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口唇是否干燥,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孩子体温、尿量正常、精神好、不再呕吐,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如果孩子症状没有减轻,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尿量少、皮肤、口唇干燥、发医院治疗。温馨提示:任何家庭成员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注意饮食和做好手卫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呕吐物、排泄物及生活用品的处理,避免全家交叉感染。4、炎炎夏日,如何防止孩子中暑带孩子出游前要留意当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日间高温时段活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高、紫外线最强时,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尽量在树荫及阴凉处活动,带上防暑用具(遮阳帽、雨伞等),注意衣服宽松舒适,及时补充水分和含水分多的水果,合理休息。如果孩子出现大汗、口渴、头晕、恶心、乏力、心悸等表现,提示先兆中暑的可能,如果除上述表现,出现四肢湿冷、恶心呕吐加重,体温升高到38度以上,提示轻症中暑。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需要立即将孩子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用毛巾包裹冰袋在腋下、腹股沟处冷敷,少量多次补充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经过上述处理,通常短时间内症状多可缓解。如果孩子出现烦躁不安、体温升高到39度、甚至发生昏迷、惊厥等表现,提示中、重度中暑,应立即呼叫送医院及时救治。温馨提示: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成分,不建议儿童服用。退热药对于中暑引起的体温升高不推荐使用,不能用酒精擦浴,会有酒精中毒的风险。5、孩子摔伤头部如何处理孩子在游玩时不慎摔伤头部,如果没有头疼呕吐、意识清醒,仅为头皮局部肿胀鼓包,提示头皮下出血,可以先在受伤部位用毛巾包裹的冰袋冷敷20分钟,观察24小时内的精神反应,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医。如果头皮有明显的破口,有外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出血口,破口较小,一般出血可自行停止,止血后需局部用医用酒精或者碘伏消毒,医院就诊。如果摔伤部位头骨有明显凹陷,属于颅骨骨折的一种表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摔伤后失去意识,2-3分钟后没有清醒或者清醒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嗜睡、精神萎靡、持续呕吐或者烦躁哭闹、四肢无力、一侧肢体活动受限、小婴儿囟门突出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检查来判断有无头颅内出血情况。温馨提示:如果怀疑孩子颈部或脊椎受伤,不要自行移动孩子,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6、孩子出游如何防蚊虫叮咬暑假家长会带孩子到有水清凉的地方玩耍,如何让孩子玩得开心又能减少蚊虫侵扰是家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12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