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纯粹守初心不改本色担使命
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部队历练了他不畏困难、严格要求的坚毅品格;培养了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更使他养成了互帮互助、勇于奉献的协助观念。他时刻把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记在心上,时刻将他人安危摆在最前面,时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他就是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三支队五大队的执法人员---杨胜华,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永守初心不忘使命的动容故事。
杨胜华,年生,重庆秀山人。年12月入伍,在部队侦察营服役,年9月入党,同年12月退伍回乡。虽然仅有2年青春挥洒于部队,他却用汗水和毅力换来了多次组织的肯定。年9月,他进入了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成为了一名基层执法人员。一转眼,九年时光过去;在这个半军事化的队伍里,他爱护战友,心系群众,公正执法,解民忧、帮民困、化民怨,凭着对执法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脚踏实地地立足于本职岗位,展现着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情怀,展现着一名优秀基层执法人员的风采。
不畏艰难,学习是永恒的动力
都说“隔行如隔山”,尽管杨胜华有过几年的军旅生涯,但是接触高速公路综合执法工作还是第一次。交通综合执法,时时关系辖区道路安全,事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他从来到执法队伍的第一天起,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懂就问,扑下身子潜心学习。虽然文凭学历并不高,但学习的劲头一点都不逊身边的大学生。
外勤工作对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不仅仅要开车巡逻、还要处置事故、化解纠纷、分流保畅等等。挡在杨胜华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驾驶技术。上第一个夜班时,不会开车的他看着自己的搭档靠一支又一支的香烟来缓解夜间驾驶的疲劳,而自己却无力替换,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连续整晚的巡逻,中途休息不超过两小时,我除了认真写日志,一点忙都帮不上。”说起那时候的处境,杨胜华感到非常内疚。因此,上班后第二个星期,他就去驾校报了名,只要不上班就去练车,很多次都因为刚下夜班就要练车而睡着在车里直至被教练喊醒。
克服这一道难题,更多的道难题接踵而至,可他并没有就此气馁,反而愈发上进。法律法规记不住,就一遍遍的抄录,每天早上起床背;事故处理玩不转,就向队友求教,回家苦练现场勘查图;与当事人交流有困难,就在包里装上一本《演讲与口才》,学习说话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年,在通过严格的考试后,他顺利的取得了事故处理中级资格,为几年的辛苦学习做出了印证。现在的他,已经是大队处理事故、执法教学的业务骨干。
真心付出,为同事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工作中,杨胜华刻苦专研,生活中,他更是个勤劳、善良、有担当的人。年9月,五大队刚刚成立,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那时,作为已经工作6年的老队员,他主动分担大队的各项工作,扮演了新队员教官、后勤保洁员等多种角色。只要闲下来,他不是在擦车,就是在备勤室打扫卫生、叠被子。他组织的交接班,列队总是最整齐最昂扬的,他下班交出的执法车总是最干净最亮眼的,他整理过的备勤室也是最整洁最有序的。同事们经常感慨:“接胜华的班,最幸福,油箱是满的,值班电话电量也是满的,就连备勤室睡着都和家里一样舒服。”在他的影响下,很多队员都开始爱惜执法装备,爱护办公环境,把大队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的善良与担当还不止于此。年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闷热难耐。杨胜华和搭档巡逻至秀山收费站外广场时,发现有一名女性斜躺在地上,身旁的男人面容焦急、还有一个小女孩无助的大哭。见此情况,杨胜华赶紧下车询问,才知道躺着的女性是临产孕妇,并且羊水已破。由于情况特殊,外广场来往的车虽然多,却没有人愿意提供帮助。生死一线、关乎生命,杨胜华没有迟疑更没有慌乱,他一边拨打求助,一边安抚受到惊吓的小女孩,并安排产妇的丈夫拿出纸板和被褥垫在产妇身下。为避免一家人中暑,他主动从附近摊贩手中借来一把大大的遮阳伞进行遮挡,眼看生产在即,他立即协调收费站的女性收费员组成“人墙“保护产妇。短短的十分钟里,杨胜华在大队部和广场间跑了数十个来回,头上的汗水顺着脖子浸透了衣领,制服也因湿透与身体黏在了一起。随后医护人员到场,哇的一声婴儿啼哭让所有人都笑中带泪。“母子平安,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感谢你们的全力协助。”当医生过来报平安时,杨胜华听得眼眶泛红。他看看上空的烈日,听着救护车声音渐渐远去,挽救生命的激动和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在内心交融。这件事之后,杨胜华每每回忆起当天,都会说:“那一天,我真正体会了执法工作的真谛。我们不仅是为了保平安、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这件事做起来多么的小,意义却是那么的大。”
舍小家为大家,铁血硬汉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他每天都太忙了,以前我很不理解还会和他生气,现在我也不生气了,那是他的事业,我们一家人都无条件支持他。”这是前不久大队领导去杨胜华家做家访时,他妻子说的一句真心话。原来,杨胜华每次当班除了完成基本的工作,还要协助中队长组织中队学习、开展事故讲评等等工作。带新人、教业务是他的工作常态,每次中队来了新队员,领导都会首先将其交给杨胜华。“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他都毫无怨言的接下这份“老带新”的任务,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为新人讲解更多的工作要点。今年初,为了更好的照顾家中老人,他们搬回了离单位二十多公里远的老家。家中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他亲自照顾;妻子今年刚生完第二个小孩,身体虚弱也需要他体贴;两个小孩的生活,更需要他一一过问。我们看到的,是他在单位工作、付出、带领大家认真学习的身影;我们看不到的,是他奔波于单位和家里这几十公里路上疲惫的眼睛。大队领导体谅他,想给他换个岗位,他婉言拒绝了。
他是这样回答的:“每个人都很辛苦,但不能我情况特殊,就不做外勤队员了。我要和我的兄弟们在一条战线上,可我的确对不住我的家人。”说到这里,他不禁眼泪打转,“连我妻子今年生小孩,我都在加班,医院。等我赶到时,看到妻子疲倦的面容、看着小床上婴儿沉沉的睡着,我心里只能用绞痛来形容。”
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铸练标杆
进队九年来,杨胜华一直是一名外勤队员,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他始终保持着公正、谦和、耐心讲理的态度。年的一天,在查处一起货车事件时,驾驶人胡搅蛮缠、嚣张跋扈。面对此景,杨胜华拿出了部队里的强硬作风,在告知其违法行为后立即要求强制拖车、恢复现场秩序。没有想,对方瞬间暴跳如雷、“人肉”妨碍执法,强行阻止拖车。一时间,现场气氛紧张,事态随时可能升级。为避免更大的纠纷和矛盾,杨胜华赶紧联系到当时分队长,一起将当事人带离现场,重新开始调解。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只见驾驶员从最初的青筋暴露,慢慢变成了低头不语。当时在现场的同事回忆这个画面时,无不感慨,“那是差点打起来的状况,后来居然在他们的劝服下,车也拖了,驾驶员还履行了处罚,简直太神奇了。”
从此,五大队的队伍里,多了一个身材瘦小、相貌清秀却果敢干练、善于做群众解释工作的交通执法者。他不仅没有在单调繁重的执法工作中迷失自己,反而带着共产党员和军人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了一面飘扬的旗帜、一个团队的标杆。入队后,年至年期间,他连续四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一次;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脱下军装,换上制服,我还是一个兵!从进入执法队伍的那一天开始,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军人的至死不渝和坚韧,就伴随着我工作的每一天。”杨胜华说。他生长着祖国的筋骨,沸腾着人民的血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对当事人的误解,他付之一笑;对家人的理解支持,他心怀歉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这名基层执法人员的真实写照。他把危险和黑暗挡在人民群众看不见的地方,把平安和幸福带给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之如饴,在不平凡的人生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