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头伏从7月11日开始,“三伏天”气温高且潮湿,闷热难耐,容易造成中暑现象,轻者可能有头晕、无力、呕吐等表现,重者可发生痉挛、晕厥、衰竭、休克等,如果发现或者处置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果三伏天中暑了该怎么办?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发生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日晒环境,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避免高强度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有条件的要将病人置于空调环境,争取去掉衣物以帮助散热。神志清楚无吞咽困难者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医院诊治。
中暑高热者要迅速降低核心体温,争取在半小时左右将核心温度降至39摄氏度以下,降温多主张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例如在患者的头部敷冷毛巾,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电风扇加速散热。要注意的是,中暑的高热并不等同于感染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因此不建议使用常用的解热药物。另外,也不建议酒精擦浴。
高温中暑重在预防。如改善高温、高湿的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适当多喝含盐清凉饮料,注意饮食和休息等。——张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