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中暑多发在急救医生到达前,该如何

自入伏以来,我市持续高温

我市急救中心已接到常武地区超20例中暑救援。在急救医生到达前,对于中暑患者,该如何急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暑根据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

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多汗、口渴、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动作不协调等,体温升高至38.5℃左右。

重度中暑

按递增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是伴有疼痛的突发肌痉挛,最常影响小腿,手臂,腹部肌肉和背部。热衰竭是由运动产热、出汗,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可能突然出现,包括恶心,头晕,肌肉痉挛,感觉无力,头痛,疲劳和大量出汗,如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迅速发展为热射病,危及生命。

对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

遇到中暑的患者,需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或温度较低的环境(如空调房等);

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

体温升高者,可采用冷敷、擦浴(同时扇风)全身(除胸部),不断按摩其四肢及躯干,用冰袋冷敷双侧腋下、颈动脉处及腹股沟区等部位降温。

急救专家特别提醒

遇到重度中暑的患者

根据不同的种类

采取的救护措施是不一样的

热痉挛的急救包括休息、降温和饮用混合糖电解质混合液体,比如果汁、牛奶或市售的混合糖电解质饮料;拉伸、冰敷和按摩疼痛的肌肉也有帮助。

热衰竭必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让患者躺在阴凉的地方、尽可能脱去患者的衣物,用冷却水喷淋患者,并鼓励伤病员喝凉水,最好是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

热射病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马上让患者迅速降温,最好将患者浸泡在冷水中至下巴位置;不要试图强迫重度中暑患者饮用液体。重度中暑的患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拨打急救电话,获得专业急救。

来源: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

转自:常州市医学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6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