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谨防中暑

白癜风遗传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907/6511050.html

赵继红,林洁,解放军医院,干部病房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郭广辉编辑

生活中,人们常常容易忽视中暑,对中暑的知识缺乏认识,中暑是盛夏季节最常见疾病之一,重度中暑可危及生命,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日射病等四种类型。

中暑因素

1.环境因素。在高温(室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若环境温度偏高,但空气中湿度有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

2.诱发因素。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病病人,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

中暑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昏、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如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3.重度中暑。①热衰竭(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②热痉挛(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浓度降低,患者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③日射病: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于头部,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发生昏迷、惊厥,体温多不升高。④热射病(中暑高热):早期表现头疼、头昏、全身乏力、多汗,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出现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神志渐转模糊、瞻妄、昏迷,可伴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特点为高热、无汗和昏迷,为严重类型。

中暑后如何处理

1.转移。患者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物,同时将双下肢抬高,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增加散热。

2.降温。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可用凉湿毛巾及冰袋冷敷头部或腋下以及腹股沟处等,用温水擦拭全身,或用手扇、电扇吹风,无论擦拭或冰袋冷敷,均要同时不断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使之潮红充血,促进散热。当患者体温降至38℃时,要停止强制性降温。

3.服药。可服用解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或将风油精、清凉油在颈部或者头部擦拭帮助解暑。

4.促醒。意识清醒的患者或经过降温清醒后的患者,可饮用绿豆汤或淡盐水,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切记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患者昏迷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呕吐者,要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引起窒息。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在采取以上方法,就地抢救外,要立即拨打电话,医院抢救治疗。对于重症中暑的患者及病情无好转医院紧急救治。

预防措施

1.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通风良好。

2.要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6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