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暑的几个偏方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病因

1.产热增加

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措施不足等。

2.机体散热减少

环境温度、湿度高,通风不良,汗腺功能障碍等。

3.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年老体弱、产褥期女性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热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等环境下更易发病。

症状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治疗中暑的几个偏方

1、滑石、大黄、甘草各等量。研末。每次用20克,日服3次。

2、西瓜汁毫升,陈醋10毫升。水煎服。

3、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以蚕豆煮熟为度,饮汁食豆。

4、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加水淹没药物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4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