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原因特征及处理原则

天下e编辑部总第58期YJ

六、中暑

(一)概述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不能正常地调节体温,发生的一组机体代谢紊乱的急性症状。

人的体温需恒定在37℃左右才能保证生理机能正常运行,主要靠产热和散热使其达到平衡。产热主要是能量代谢和肌肉收缩。散热主要靠辐射,蒸发、对流和传导。

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方式主要通过加快心率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出汗。深部组织的热量经血液循环至皮下,靠出汗以及皮肤蒸发和呼出的气体蒸发散热。当这些平衡措施难以实现时,人体即发生中暑。

(一)中暑原因

1.客观原因。

(1)在温度超过35℃时进行户外活动,而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

(2)气温虽然没有超过35℃,但空气中湿度较高或通风不良使身体散热减慢,甚至不能散热,也可以导致中暑。

2.主观因素。

(1)身体素质较弱、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容易中暑。

(2)极度疲劳的情况下、睡眠不足、饥饿、失水、失盐、穿着不透气衣物等因素,可使健康者中暑。

(3)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中的青年人,很少较长时间接触高温、高湿或在烈日下活动。

(4)长期在空调房间里生活的人,体温调节能力较低下,适应力较差,户外活动时尤其容易发生中暑。

(三)中暑分型

按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中暑先兆。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到38.5℃以上。

3.重症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1)热痉挛。系因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人通过出汗散热,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10升以上。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电生理发生变化而痉挛。临床表现为:突然四肢阵发性肌肉收缩痛,尤以小腿腓肠肌为主,有些人腹部痉挛性疼痛。疼痛常呈现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2)热衰竭。

①当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时,周围血管迅速扩张以利于散热。其直接后果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不仅可能造成休克,还因大脑缺氧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即热昏迷。热衰竭的特点:患者体内常无过量的热蓄积,由于过多出汗会失水或失钠、失钾。

②临床表现为起病迅速,先有头疼、关晕、恶心,然后口渴至轻度脱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胸闷、脉搏细弱缓慢(缺钾引起),血压偏低,体温稍高或正常,可有晕厥、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循环衰竭、休克、虚脱或短暂晕厥。

(3)热射病。临床表现最严重,处理最复杂,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死亡率达到5%-30%。暴晒后最初全身乏力、头昏、头疼、恶心,出汗量减少、体温陡增后,出现嗜睡或昏迷、皮肤灼热干燥、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高热(42℃以上)、意识障碍、无汗。皮肤发绀,脉搏快、脉压增大,血压偏低或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最终出“陈一施”呼吸,瞳孔由小到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严重者发生肺水肿、脑水肿、肝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最终死亡。

(四)现场处理原则

1.热衰竭和热痉挛的现场处理原则。

(1)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环境,静卧于阴凉通风处。

(2)解开其衣领、腰带,扇风散热。

(3)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分。

(4)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刺激人中,合谷穴。

(5)热衰竭的患者可喝些橘子汁来补充钾,经及时处理,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

2.热射病(日射病)现场处理原则。一旦出现热射病,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就地抢救。同时,要争分夺秒地将患者送至附近的急救中心或医疗机构,由医生通过药物降温和对症治疗来抢救生命。

(1)物理降温。迅速移至阴凉处,宽衣散热。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30%-40%酒精涂擦,使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给予快速散热。有条件的,将其浸入4℃水中按摩四肢皮肤直至皮肤发红(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昏迷者禁用)。肛温降至38.5℃时,立即停止降温。清醒状态者,可以给含盐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分。

(2)药物降温。补充体液,医院进行。

(3)出现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五)预防中暑

(1)进入高温环境中活动时,尽量穿着透气性能好的、宽松的纯棉衣服。纯棉衣服透气性强。通过空气对流散热,减少中暑机会。

(2)避免负重过大,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禁止疲劳出行。

(3)耐热能力较差的人,或者当身体疲劳、有病时,不要参加高温环境的剧烈运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西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