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方法,促进客户重复处方

专栏作者/熟远厚苁

从到。

实战经验分享!PM教你如何层层透视医生处方的秘诀!

销售培训会上,入职2年的销售代表关于医生处方对PM提出问题。

01

代表:一个客户在我没有做工作前提下自行处方产品,但只处方了一次,没有后续的重复处方,原因是什么?

PM:首先,你没有做工作,是指销售层面没有做维护,但全国性会议活动的信息覆盖是广泛的,有可能会促使第一个处方的产生。现实学术推广中,销量的来源即是处方,而第一个处方产生后,重复处方不会自动实现。这里引入心理学强化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强化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可塑的,多数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操作性行为。所谓强化,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在现实学术推广中,可以理解为第一个处方产生后,需要及时且适当的学术手段予以实施强化,这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促进重复处方行为的发生。

02

代表:既然处方行为是可塑,可强化的,那如何使处方行为不断重复发生呢?

PM:这就要引入强化物这个概念。只要在客户处方之后,这种行为本身或者由它带来的后果可以刺激客户处方的再次出现,就属于处方强化物。

实物类比如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临床论文发表、来自患者的感谢信、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项目、来自各学会的学术会议交流等;非实物类,如上级或同事对诊疗过程及结果的赞许、患者的满意、同行的赞誉、商业合作的顺遂等。

当然只有强化物是不够的,还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

1、处方强化物的作用性质——有效强化的必要条件

通过课题研究、学术会议交流能使处方行为发生概率增大,这就是正强化。反之,如客户不合理的处方导致被医保罚单,而我们通过科会讲解合理用药,使处方合规化,使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减小,这就是负强化。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因此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这就提示我们学术推广要有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提前进行干预,避免使用负强化的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

2、要根据强化客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方强化措施

临床客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求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如有的客户更重视实物激励,有的客户更重视精神激励;高年资客户与低年资客户对各类强化物的需求及反应不同;客户在临床诊疗环境中和在会议环境中,其需求及反应亦不同。因此必须区分不同情况,对客户进行需求分层,采用不同的合适的强化措施。

处方强化物选择正确,是否数量越多,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得到的强化效果越好?

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物的数量与对行为的强化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例,合理安排强化措施比单一追求强化物数量、强度或频率更为重要。

举个例子,我们邀请一名住院医师参与病例比赛,通过层层选拔,赢得国际会议参会资格是合理的,但如果仅是因其患者数量多而直接邀请其参会国际会,这种过饱和攻击对本次强化的效果肯定是最强的,但是下次强化手段要如何选择?

毕竟国际会是稀缺资源,且是一次性的投入,不能做为常用的重复处方强化物,而处方强化作用并非只经一次就能达到效果的。

3、处方强化的时机—及时反馈是重要条件

寻找合适的处方强化时机,并通过合适的形式和途径进行及时反馈。比如开出第一张处方的第一个病例,此时客户处于产品试用期,没有用药经验,因此第一次用药的体验及来自上级、同事、患者、合作伙伴的明言暗语等信息对后期是否会重复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此刻,需要学术推广者第一时间进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5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