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新冠疫情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医的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以七十多岁高龄“最美逆行”,带领中医团队驰援湖北,受到众多网友的崇敬。不过也有网友说张伯礼到湖北“抗疫”,没几天自己反而找西医做了个胆囊手术。张院士积劳成疾,生病就得治疗,没啥好说的;这病中医也没法治,只能西医开刀做手术,这也没啥好说的。大家不要苛责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真正值得一说的是张伯礼团队在武汉抗疫的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论文。他们的论文把研究分两个组,一个组是中西医结合,一个组是纯西医组,两组的重症率都在20%左右,和武汉整体重症率差不多。最后实验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组34例,死亡3人,病死率8.8%;西医组18例,死亡7人,病死率39%。这样对比猛地看上去,“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太明显了!(来源:中西医结合大幅降低死亡率,张伯礼团队公布数据)
但是,且慢,张伯礼中西医结合组的病死率8.8%,比武汉同期调整数据前的整体病死率4.7%高了近一倍!这还有啥好说的?公布这临床实验真是迷之操作!暂时按下不表。
而这篇文章是想讲述“中医院士”张伯礼的一段往事。和我以前的文章不同,本文几乎所有材料和证据,都来自于张伯礼自己或与其主要合作者马红梅(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以本文名为:“自证”。
(一)
医院士这一生,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在研究“马兜铃酸”。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s,AA)是在一些常见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细辛)中存在的化合物。它能导致不可逆转的肾病和癌症,被WHO列为一级致癌物,而且其致癌性非常强。我们讨论食品安全的时候,可能听过一句话,“抛开剂量只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这句话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对马兜铃酸这类强致癌物来说,没有“安全剂量”,我们一丁点都不应该摄入。
国际上发现马兜铃酸的毒性是在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发现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减肥药,导致该国两名妇女肾衰竭;进一步回顾病例发现,仅比利时因为服用中药减肥药导致肾衰竭的患者就有48例!比利时学者因此专门把这类病例命名为:“中草药肾炎”。(来源:张伯礼、马红梅,关木通肾脏毒性研究及对策,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年10月)
比利时的“中草药肾炎”群发病例,那几年引起各国研究人员